最近看到一个新闻,“亚洲第一医院”郑大一附院7000张床位仍然急缺,医院走廊和电梯口,楼梯里全都是患者的临时床位和铺盖。医和患的无奈,可见一斑。还有最近的孕妇跳楼事件,新闻不时爆出的医生不小心治死了患者,或者挨打了,或者医院被患者家属闹事堵门的事情。医患矛盾层出不穷,无不证明我们的公共医疗尴尬的现状。
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东西,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其中3个跟网络发展息息相关。新时代人们养成了很多习惯,出门先看app,购物支付还要用app,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被网络给改革了一遍。但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公共医疗,却迟迟不能被撼动。
有人说医疗不是正在被改革吗?支付宝和微信都能挂号了,好多网站和app可以在线咨询专家了,包括国务院也在推行药品和医用器材网络招标,这些不都算吗。这些在我认为只是一些流程化的东西被网络提高了效率而已,离满足老百姓的实际医疗愿望还太遥远,对医院的体系和制度都没有很大影响。
从历史看来,无痛苦,不发展。想想这些年,支付宝改变支付和存款的时候,老百姓是不是拍手叫好,银行是不是在集体抵制;滴滴和共享单车改变出行的时候,的士司机和摩的是不是在抵制;网购改变人们习惯的时候,实体店是不是都在抵制,是不是大片关门。由此可以看出,医疗被改革的时候,一定是老百姓拍手叫好,医院在初期经历阵痛,集体抵制的一个时代。而现在两个互联网巨头和医院其乐融融,共同规划的事情并没有带来根本的变革,跟医疗变革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
医疗不能被改革,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医患关系不对等,在医院你不能讲价格,甚至大病手术还要加小费。医疗没有合同制,治好治不好,谁说了都不算,治不好你再找地儿,对不起钱不退;
其次是行业的体制,从业人员庞大,竞争激烈。医学专业比较苦,上了5年本科,出来到大医院也当不了大夫,只好拼一下考研究生,专攻一个专业,将来才能有你一席之地;
再次是药品和仪器检查的高额利润,作为一个医师可能最后就靠检查费和药品费的提成来过活;
还有一个就是仅存我国的中医,很多祖传“贴膜”类的秘方,不公开,不共享,可能也不管用,但就是封闭,在西医医院机打处方单的今天,他们大部分处方还保密。
说句牢骚话,我要做一个医生的话,就专治疑难杂症。因为治不好没人怪你,只要治不死就行,患者找那么多大夫都没治好,又没合同义务限制,凭什么我一定要治好你。反正有得治的哪里都能治,没得治的哪里都治不了,我怕啥。
有病去看西医,经历了拼搏考了研究生出来当上了某主任的人会直接给你一张检查单,CT,B超,X射线,磁共振,心电图去做吧,做完回来发现治疗永远分两类:1药物缓解,2切掉,能有点创意吗?去看中医则多条路可选:1调理,2按摩,3针灸,吃来扎去还是没效果,对不起是因为你阴阳不调,心态不佳,环境有迫,无语……
要打破医疗目前的现状,我们提出一个全民医疗的概念。人们讲,久病成医。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无论多复杂的病症,你患病久了,对治疗的这些招式都十分熟悉了,甚至可以自己治疗了。经常扎针的患者大多自己回家扎针了,还有新闻报道患者自制呼吸机用三年省下几十万高额费用的,等等不胜枚举。至于常见的感冒发烧拉肚子,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能胜任医生的老人,一般不很严重的都能自行解决。
所以我们提出的全民医疗就是让医学公开透明,降低老百姓的成本,让全民参与,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按理说政府应该来做这个事情,但是能按理的地方太少了。假设我们现在有一个APP,上面有全国各大医院每个科室每个医师当天接诊的患者情况和开出的所有处方单。对于老百姓来说,不是急症重病的情况下,都可以在上面横向比较,分析自己病情,找到适合自己的处方和建议。对于医师来说,自己的处方是透明的,接受监督的,如果有一个无德的医师,那么他的诊疗记录被公开,生存空间就会被压缩。另外医师通过这个平台的共享信息来学习,打破陈规,快速提高,会给整个学科带来蓬勃的发展与突破。
如果政府不介入的话,可能有几个问题:1处方公开的问题,医院肯定是反对的,但收集处方也是绝对可行的,我们让患者有偿上传单据,患者公开自己的单据,应该不构成侵权。2有些疾病的治疗专业性很高,患者随意用药出现状况,谁来负责。不过app并不是用来包治百病的,只是从第一线提供真实资料参考而已,对久病久看的人帮助最大。我认为大部分疾病是可以通过自己分析比对来选择下一步治疗方案的,你可以获得选择权。3医师与APP的对立问题,我们要争取和团结一切有正义感,想变革医疗行业的医师,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的。就像滴滴最后要把出租车囊括进来一样。互联网终究要改造每一个行业,让每一个行业共享、透明。
如果你是一个患者的话,又得了不太容易治疗的疾病,整日奔波在求医的路上,同样的检查一次又一次的做,加了无数的患者群,最终还是靠自己得出的结论控制了病情,你就会知道这个app是多么的急你所需,帮你所求。
公共医疗是必不可少的,但却是必须要被改革的。在知识越来越扁平化的今天,所有学科的专业性都越来越低,随着信息透明与公开,几乎没有人是不可被取代的,行业的壁垒终将被打破。
与其被外行业彻底改革掉,不如自己提前多想想自己的明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